忻州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印发《忻州市贯彻落实<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环境同保联治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单位: 

  《忻州市贯彻落实<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环境同保联治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忻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3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忻州市贯彻落实《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环境同保联治专项规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环境同保联治专项规划的通知》(晋环发〔2023〕31号)精神,结合忻州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环境同保联治专项规划》部署,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推动忻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守住流域和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忻州。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我市加快四大结构调整优化步伐,推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炭、运输结构偏公路、用地结构不合理实现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二)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治理 

  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客观规律,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更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坚持区域统筹、流域统筹、城乡统筹,优先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环境问题,集中力量,分阶段、分步骤开展治理。 

  (四)坚持区域合作、共建共享 

  按照区域、流域环境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大胆探索区域生态环境同保联治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新模式,建设美丽忻州。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水平显著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明显提升,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稳中有升,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协作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精细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5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安全格局得到有效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忻州全方位呈现。 

  四、主要任务 

  (一)共促绿色低碳发展 

  1.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严格落实空间布局与管控。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协同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优化空间保护和开发格局。严格落实产业准入、限制和禁止要求,推动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鼓励引导符合规划、环保、安全等相关标准的企业“进区入园”,推动化工、铸造、有色、砖瓦、玻璃、耐火材料、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向产业园区集聚,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实施节能审查、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制度,从源头提升新建项目能效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严格落实国家重点行业和区域产业准入政策,按照“总量控制、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淘汰落后、先立后破”原则,对高耗能、高排放、高资源消耗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动态监控。严格落实钢铁、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行业新(改、扩)建项目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推动煤炭、焦化、钢铁、有色、电力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面实施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 

  培育绿色新兴产业集群。围绕特种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合成生物、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重点新材料领域,强化跨区域原材料与精深加工环节协同合作,积极配合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基地。助力推进跨区域能源产业合作,忻州一吕梁晋西沿黄百里风光基地、太原一晋中一忻州地热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快废钢、废铜、废铝、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打造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培育壮大环保产业。积极推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支持污染减排、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骨干企业先行发展,鼓励发展智能型、节能型先进高效环保装备。推进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尾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加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研究,探索开展试点核算,并逐步扩大核算范围。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能源局、市行政审批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强化“双碳”引领 

  开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积极落实我省碳达峰碳中和“1+ X”政策体系目标任务,稳妥有序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科技、公共机构等领域和钢铁、建材、焦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积极探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有效方式。加强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任务分解及跟踪落实,促进各县(市、区)、各部门、各领域加大力度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展环境质量达标与碳排放达峰“双达”试点示范。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园区申报建设国家级碳达峰试点,鼓励低碳发展基础较好、具备一定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发挥节能降碳示范引领作用。 

  优化能源结构体系。统筹煤炭基地资源潜力、煤矿服务年限、环境容量等,合理调控煤炭生产总量,发挥好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统筹煤电发展和电力供应安全,在控制总量前提下,有序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低消耗、少排放煤电机组,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健全电力供应保障机制,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加快地热资源勘探开发。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积极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努力增加森林、草原系统碳汇增量。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秸秆还田、增加施用有机肥、采用轮作制度和土地利用等方式,实现农田土壤由碳源转化为碳汇。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引导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机构率先践行勤俭节约和低碳消费理念。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推行无纸化办公。深入推进“光盘行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塑料包装和一次性用品使用,严格执行《山西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鼓励绿色出行,加强公共交通和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管理,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车。 

  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支持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开展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两山”转化实践新模式。鼓励开展美丽城市、美丽河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等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商场、绿色学校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营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社会氛围。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共治区域环境污染 

  1.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配合探索建立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协同控制机制。加强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提升我市空气质量。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助力探索实施PM2.5和臭氧污染连片整治。落实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焦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石化等重点行业建立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控制体系。大力推动低挥发性有机物物料源头替代,推进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因地制宜建设涉挥发性有机物“绿岛”项目。深化氮氧化物减排,全面完成钢铁、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大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力度,稳步推进铸造、铁合金、陶瓷、耐火材料、砖瓦、石灰等行业工业炉窑全面达标排放。 

  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面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加快火工区等退城搬迁。支持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 

  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探索“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煤炭利用方式。积极稳妥巩固现有清洁取暖成果。 

  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开展公铁、空陆联运创新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城市高排放货运车辆限行区管控。强化车油路联合防控,有序推动老旧车辆替换为新能源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清洁能源动力。 

  持续强化大气面源污染防治。提高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常态化开展扬尘整治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施工、道路、裸地、堆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扬尘“五尘”同治。推动我市降尘量稳定降至7吨/月·平方公里以内。平均降尘量高于7吨/月·平方公里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降尘专项整治。 

  加强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深入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配合建立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和预测预报会商机制,统一区域预警分级标准和应急减排措施,配合完善跨县(市、区)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响应机制。积极探索轻、中度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应对机制,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等级评价“创 A 升 B 减 C 清 D”行动,对重点行业实施绩效分级管理,采取科学精准的差异化管控措施。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协助推进水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助力跨界水体统防统治。协助建立健全汾河、滹沱河等重点流域上下游联动协作、左右岸协同统一的流域联防联治机制。持续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实施黄河干流3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持续提升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联动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完善联合巡河机制。强化污染源协同管理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协同保护,开展排污口排查溯源,实施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 

  全面加强区域水资源管控。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扎实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动汾河流域重点县(市、区)率先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推动高耗水企业生产工序节水改造和再生水利用。大力推进农业节水,以汾河、滹沱河、桑干河流域为重点,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行为。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建设,强化工业厂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回用,鼓励工业园区建设雨水收集、储蓄、处理、回用设施。到2025年,我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推进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统筹开展流域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城乡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化工、电力和热力、钢铁等行业高盐废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及再生水回用系统建设。加快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因地制宜在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建设带保温措施的人工潜流湿地,扩大再生水利用规模。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零直排。到2035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全覆盖,城镇污水得到安全高效处理。禁止农田灌溉退水直接排入水体,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农灌退水渠入河前端建设人工湿地、氧化塘等自然处理设施,有效缓解农田退水影响。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采取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清垃圾、河道边坡绿化等措施,加快推进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 

  实施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强牧马河等重要河流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强化滹沱河源头水源涵养,开展汾河、滹沱河等河流生态缓冲带建设。重点围绕黄河干流及汾河、滹沱河等重要河流,分阶段有序推进河湖水生态状况调查,实施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推动河流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强化流域水安全保障。深化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开展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设置、水质监测监控、违法建设项目及排污口整治。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立标并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强化“千吨万人”“千人供水工程”等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管。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加强土壤污染协同治理 

  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依法推行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县(市、区)组织开展污染成因分析及排查整治。强化耕地污染源头控制,持续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安全利用方案,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域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有效防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制度,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供地管理,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等制度。从严管控焦化、化工、农药等行业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关闭搬迁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以焦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探索在产企业边生产边管控土壤污染风险模式。 

  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以“一企一库”(化学品生产企业、尾矿库)“两场两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为重点,开展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及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规范化管理,强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实施忻州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项目,探索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模式。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加强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及修复治理。 

  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持续推进农膜污染治理。推进养殖业清洁发展,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低成本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和模式,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0%以上。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到2035年,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探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推进“无废园区”“无废矿区”等建设,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水平,防控固体废物环境风险。 

  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探索市场化固废综合利用的路径和模式,加快建设太忻固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和无害化处置。严格落实《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忻州基本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推进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 

  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短板。建立健全医疗废物收集体系,提高医疗废物转运能力,建成至少1个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并稳定运行。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严密防控区域环境风险 

  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体系。开展涉危险废物、涉重金属重点排放企业、尾矿库、化工园区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建立尾矿库分级分类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探索推行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电子化备案,推动实现涉危涉重企业电子化备案全覆盖。建立重点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制定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推进区域性、流域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完善环境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常态化应对生态环境风险能力。强化公安、消防、应急、交通、水利、气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应急联动。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强化隐患排查,提升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放射性污染防治,持续强化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 

  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加强日常环境监督和执法,落实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完成化学品环境国际公约履约任务。加强新污染物环境监测、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能力建设。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消防队、市应急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保护区域自然生态 

  1.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夯实生态安全基底。加快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自然保护地体系为骨架的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强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管控,严格管制各类开发活动,提高各类开发项目的产业环境门槛,保持并逐步扩大自然生态空间。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贯彻落实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各类自然公园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系统性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稳妥推进核心保护区内居民有序搬迁,矿权有序退出,倡导耕地实施退田还林还草还湖还湿。深化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逐步扩大监督范围和深度。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强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实施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造林工程。积极推进环城绿化和森林乡村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植被恢复。探索开展国家及省级森林城市创建。 

  强化水土流失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合理配置工程、植物、耕作等措施,提升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推进国家级煤炭基地、铝土矿资源集中区等矿山开采以及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导致的新损毁土地复垦。加强煤矸石综合治理和堆场生态修复,提高煤矸石堆场规范化管理工作能力。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野生动植物生态廊道建设和重要栖息地恢复。持续开展栖息地、种群调查监测工作,强化旗舰物种、珍稀濒危动植物和指示物种及其栖息生境的保护管理。加强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保护国家重要自然资源和遗产。优化建设动植物园,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填补重要区域和重要物种保护空缺。 

  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以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建立自然生态监测网络,长期监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开展重点区域生态系统、重点生物物种及重要生物遗传资源调查,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和濒危物种种群生存状况。定期组织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和编目。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研究提出应对策略。 

  严格外来入侵物种管控。组织开展农业、森林、草原、湿地等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及主要入境口岸的检查。建立健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体制机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网络,加强外来物种引入管理、口岸防控以及外来入侵物种治理。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局、忻州市海关、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共创环境协作机制 

  1.探索区域环境一体治理体系 

  推动跨区域环境政策标准制定。协助建立城市群生态环境重点领域规划和重大政策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政策的统一性。强化各类标准衔接,聚焦大气污染防治、重要水体保护、跨流域区域联防联控、行业污染物排放等关键领域,协同推进城市群统一的标准研究与制定。 

  加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协助推动建立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依法履行环评审批程序,严格环保准入。重点对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监测评估。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持续推进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和常态化抽查工作,推动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实施固定污染源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将工业固废、工业噪声等指标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体系,加快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要素、全周期管理。推动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生态环境执法、自行监测等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衔接融合。建立排污许可证核发企业共享清单,持续做好排污许可证换证或登记延续动态更新。 

  共建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拓展评价结果应用领域,强化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共享,开展环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法依规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落实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 

  建立区域总量调配和交易机制。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排污权指标跨区域交易,推动总量指标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区域、领域、企业流动。探索区域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机制,对于符合发展规划的半导体、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碳排放指标倾斜。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经济手段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化以水流、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生态资源为实施对象的分类补偿制度。实施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助力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配合落实好汾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横向补偿领域,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考核机制。丰富市场化补偿渠道和多元化补偿方式。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绿色发展基金等各类基金投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的支持。创新市场化融资手段,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领域。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管能力 

  共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整合,助力建成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城市群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高精度动态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科学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重要生态空间和典型生态系统的生态遥感监测能力。提升区域PM2.5与臭氧协同监测监控能力。加强跨界水体监测能力建设,完善跨市水体监测网络,开展跨界断面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建立上下游水质信息共享和异常响应机制。开展重点河湖水生生物调查性监测试点,建设覆盖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在线生物毒性监测预警系统。提升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和区域预警能力,强化电磁辐射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和电磁辐射设施监督性监测。联合开展新污染物调查监测。 

  实施环境监管执法联动。探索建立区域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环境监管执法“三统一”制度,针对重点跨区域生态环境工作制定联保专项方案,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加强地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互动交流,统一工作规范,提升执法水平。积极配合建设城市群统一的生态环境执法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执法信息实时发布、查询和通报。充分运用遥感、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开展高频率检查,不断提升执法效能。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实施保障 

  (一) 强化组织领导 

  在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环境同保联治工作组统筹指导下,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忻州作为推进中部城市群发展的责任主体之一,落实工作责任,细化规划目标、任务措施及分工,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和专项推进方案,协同推进规划实施。 

  (二)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生态环境领域资金投入,聚焦重点任务和重大环境问题,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重点支持对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支撑作用大、环境改善质量显著的项目。完善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财政资金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充分发挥资金合力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三) 强化项目支撑 

  积极谋划一批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强项目储备,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考评和奖惩激励制度。探索建立区域生态环境重大工程统一规划、联合报批、协同实施的项目管理体制,加强跨县(市、区)统筹,实施重大工程动态管理。 

  (四) 加强宣传引导 

  广泛宣传中部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举措,准确解读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搭建政府、企业、公众定期沟通、平等对话的交流平台,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中部城市群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中部城市群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 强化督促落实 

  根据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各县和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予以正向激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