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中部城市科技协同创新、打造汾河中上游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一、您的这一提案提得很好,对改进政府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我省“一群两区三圈”的发展新布局,忻州作为欠发达地区,亟待抓住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大技术创新合作力度,构建汾河中上游科技创新走廊,完善山西中部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壮大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二、关于我省中部城市科技协同创新方面的情况和问题需给您说明的是忻州市促进科技协同创新高度重视,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提供科技新动能 

  (一)在制度建设方面,按照省市科技大会精神,深入推进111”工程,构建一流创新发展生态。一是制定了《忻州市“十四五”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围绕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聚焦创新过程中的制度机制短板堵点,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将科研资源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集聚二是制定了忻州市创新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忻办发〔2021〕10号),围绕八大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以一流的创新生态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三是起草了《忻州市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忻州市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宣传报道方案》,从任务要求、措施办法、责任分工、进度安排、优惠政策及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工作目标要求和舆论氛围建设要求,促进与高校的协同创新。 

  (二)在平台建设方面,集聚半导体产业技术人才资源,打造6G毫米波集成电路研发及其工业化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金宇科林与中国矿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德奥电梯依托太原理工大学、金瑞环件依托太原科技大学、恒宇天然草本依托山西医科大学、晋岚绒山羊种羊基地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分别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及载体41家,其中: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市级煤机配套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拥有众创空间32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 9,市级众创空间22个。全市共拥有星创天地20个,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 7个,省级星创天地5 。先后培育认定省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4个。重点依托忻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开展双创示范,目前创业园在孵企业77家,涉及智慧城市、电子商务、软硬件开发、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先后荣获山西省青年众创空间”“山西省众创空间”“山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山西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4项荣誉称号。 

  (三)在协同创新方面,一是深入开展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按照《忻州市深化省校合作实施方案》的部署,鼓励和支持市级研发平台与高校开展联合创建,实现市级平台升级增质目标的同时,又新认定4家与高校有合作关系的单位为市级研发机构,为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正积极组织企业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成都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对接,实现基地创建任务。二是深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针对我市在人才团队、科研能力、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积极加大了在高校人才引进、科研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实现产业化等方面与高校开展合作对接的工作力度。目前正组织开展我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征集工作,已征集到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现代农业技术等领域项目21个,筛选后将由市深化省校合作领导组办公室批准公布。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山西中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和中科院联合开展智能管道和金属腐蚀项目,奥博能源电力有限公司与青岛哈工太阳能研究院、中南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联合开展的太阳能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已有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3家企业申报了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企业)。 

  三、针对您提出的我省中部城市科技协同创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在以下方面加强改进: 

  (一)完善科技知识转移的知识创新协同机制。制定《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发展规划纲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太忻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忻州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忻州片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新材料产业加速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加快打造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升级版,营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综合创新型”产业生态。推进落实知识成果转化,鼓励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动与太原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队伍。建立重要科技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的完整机制。 

  (二)沿汾河中上游建设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忻州金山现代工业园区、忻州豆罗建材工业园区等创新要素载体,强化创新链协同,围绕七大产业集群,围绕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加强与中科院、太原理工大学等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集聚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高精尖人才在内的创新资源。推进忻州市国家级粮食新品种培育研发机构建设,推动忻州师范学院、忻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北大学、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的合作交流,加快重点学科、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初显“汾河中上游科技创新走廊”轮廓。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承担科技研发项目,共享科技成果。 

  (三)实施太忻科技创新联合攻关计划。依托龙头企业,聚焦重点领域,共同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推动重大专项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支撑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深化与中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设立半导体产业学院,加强产学研交流合作,重点发展第二、三代半导体材料、砷化镓、蓝宝石、紫外LED外延芯片等半导体材料。推行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扩大科研单位和领军科技人才自主权。 

  (四)引进领军型人才和产业创新团队。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人才引进计划,搭建人才创新发展平台,围绕主导产业、重大创新项目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需要,编制发布紧缺性创新人才需求目录,对紧缺性创新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引进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开展“院士忻州行”活动,积极洽谈落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出台有吸引力的户籍、就业、科研、住房等人才政策,高标准推进人才社区、人才公寓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技术参股、入股、期权等产权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要素集聚环境。 

  (五)积极对接和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动对接太原都市区科技成果转移,鼓励重点企业探索实施“订单式”创新成果引进模式,支持省级开发区承接中北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吸纳更多科技成果服务本地发展。全面融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主动承接京津冀高端技术转移和溢出,以科技成果推介会、咨询会、“互联网+技术交易”等方式对接和承接相关科技转化成果,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基地。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政府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此致 

敬礼 

  忻州市政府办公室 

  20225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