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忻州市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忻农办发〔2024〕9号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河曲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五台山社会农村工作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防控效果,助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局制定了《2024年忻州市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属地管理、细化方案、狠抓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忻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4年4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4年忻州市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指导意见
为加快农药投入品减量增效工作,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草鼠绿色防控技术,切实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现状和形势
(一)农药使用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药减量工作聚力聚焦“保供、提质、绿色”三大任务,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突出主要作物、重点区域,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大力推广农药减量增效和绿色防控技术,重点培育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全面开展“百县千乡万户”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有力地推进了种植业高效、绿色、稳定发展,为稳粮保供和农药减量增效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据植保部门统计,2023年我市种植业农药使用量是253.53吨,其中化学农药为229.29吨,较前三年平均用量232.12吨减少了2.85吨,减幅1.23%,在实现年度农药减量预期目标的同时,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和粮食的连年丰收。
(二)当前形势
通过连续几年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市种植业农药使用总量已呈逐年下降趋势,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在一定范围内盲目使用和超范围、超剂量使用的情况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正视存在的问题,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巩固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向新而行,逐绿而行,实干笃行,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始终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有效防控重大病虫灾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又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进一步强化病虫草鼠的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控。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进一步加强农药科学合理使用,规范农药使用行为。三是推进农业特色转型、实现优质高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尽快转变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病治虫的思维模式,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理念和绿色防控技术,实现病虫害可持续治理。
二、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减药与保产统筹、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协调、节本与增效兼顾”的原则,加快转变防控方式,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形成环境友好、生态兼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在有效控制病虫灾害、保障“稳面积、增单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化目标。
(二)目标任务
通过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全市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1%,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6%以上,小麦、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6%以上。
三、技术措施
结合农业“特”“优”战略实施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病虫草鼠的发生防控形势,突出“准、防、绿、专、精、安”,确保农药减量增效目标顺利实现。
(一)做好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突出一个“准”字。充分发挥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网络作用,提前部署、及时监测、科学分析,指导农户适期防控、对症下药、科学防治。一是准确掌握病虫鼠害的发生消长动态。以忻府区南胡、代县赵村、五寨前所和原平四个省级农作物病虫测报区域站和忻府区蓸家庄等10个田间监测点为中心,结合当地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扩大田间调查范围,增加调查频度,加密监测突发性、暴发性、重大性病虫害以及一类、二类农作物病虫害,确保第一时间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二是提升监测预警准确性。依托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循序推进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建设,科学配置自动虫情测报灯、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仪等自动化监测设备,进一步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在掌握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气象因素、栽培环境、天敌种群等的基础上,科学分析、研判病虫的发生趋势,通过病虫信息系统公告平台、病虫测报微信群、忻州日报、今日农业、忻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公众号、杂志等媒介媒体,及时准确地将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到各级领导、基层植保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户手中,为病虫害科学防控、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提前预防保护,突出一个“防”字。通过防治关口前移、加强预防保护、狠抓源头治理,治早、治小、压前控后,努力减少病虫源基数,减轻后期防控压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全面推广病虫害用绿色防控技术。一是播种前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丰产品种,增施农家肥,实行优化配方施肥。二是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倒茬、起垄栽培或间作套种,最大限度地创造不适宜病虫发生和危害的条件。三是包衣拌种防病虫。在玉米、高粱、谷子种植区,选用抗病抗逆品种,全面推广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杜绝“白籽下种”,切实减少纹枯病、茎腐病、白发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在马铃薯、谷子种植区,推广播前选用优良品种、药剂拌种等措施,减少马铃薯病毒病、二十八星瓢虫、谷子白发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危害。四是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压低虫源基数。蔬菜种植区,推广定植前种苗药剂蘸根、防虫网阻隔等预防技术;果树种植区,推广健康栽培、生态生草、理化诱控、树干涂白、适时清园、石硫合剂防护等措施,提升植株抗病抗逆能力,压低病虫基数,减少果园生长中后期化学防治次数。五是提前保护防发生。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周边地区病虫发生趋势,提前组织农户喷施保护性药剂,预防玉米大斑病、玉米茎腐病、玉米纹枯病、谷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的蔓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六是苗前封闭防草害。结合杂草发生规律和土壤墒情,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玉米播种区等,因地制宜推广播后苗前化学除草技术,压低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减少田间用药,减轻作物生长中后期防除田间杂草的劳动强度。
(三)绿色防控替代单一的化学防治,突出一个“绿”字。围绕我市有机旱作农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结合“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活动,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代替单一的化学防治,努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一是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提升和展示绿色防控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效益。在重点做好原平玉米、偏关黍子2个省级高标准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的同时,积极创建玉米、马铃薯、谷子、藜麦、中药材、甘薯、红芸豆、酥梨、番茄、大蒜等特色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全面展示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增效防控病虫害模式,将示范基地打造成绿色防控技术的样板田、展示田、培训田,并以此来辐射带动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二是开展新药械产品试验,储备绿色防控技术。积极引进一批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农药减量增效控害技术,在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内开展系统试验,筛选出一批符合我市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害防控的新农药、新药械,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努力建设、发展和利用植保联盟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广绿色防控理念。要充分联合农药械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等成员单位,优势互补,加强协作,定期交流,进一步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活动,力争全市全年开展培训30场次,培训用药主体1000人次,扎实推进、有效提升农户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水平。
(四)专业化防治替代千家万户各自为阵的分散防治,突出一个“专”字。通过政策拉动、项目带动、资金驱动、技术推动,促进全市农作物病虫防治服务向专业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一是扶持一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项目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扶持一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在高效施药器械购置、病虫防治服务、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他们做大做强,有力提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参加“统防统治创建县”活动。组织参与全国“统防统治创建县”创建活动,以提升防效、减量增效、保供增收为主攻目标,全面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程承包服务模式,打造一批统防统治服务强县,引领带动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控工作全面开展,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三是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根据特定区域、特定作物、特定环境,积极探索形成“全程托管”“半程承包”“菜单服务”“保姆管理”等多种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托管服务新模式,促进专业化防治向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转变,为全市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提档升级提供优质服务,闯出一条加快防控进度,提高规模防控效益的新路。
(五)以高效植保机械替代落后施药器械,突出一个“精”字。因地制宜、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引进精量施药机械,推广精准施药技术,宣传精确用药意识,逐步淘汰落后器械,为促进农药减量增效创造条件。一是引进一批精准施药机械。在设施蔬菜上引进超低量喷雾机、精准施药机,在果园内引进风送式果林喷雾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引进双控定向施药机,在大田作物上重点推广植保无人机等精量施药机械,增加精量施药装备的保有量水平,同时加快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等落后、老旧施药机械淘汰进度,进一步加快防控速度,提高农药利用率。二是推广精准施药技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定向喷雾除草技术,在温室大棚推广间行弥雾技术,有效提高农药使用精准度,从源头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三是宣传精量用药意识。结合“百县千乡万户”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活动,下大力气强化宣传低容量、很低容量、超低容量施药技术,逐渐淘汰传统大雾滴、高水量、雨淋式病虫害防治的传统古老做法和理念;防治技术培训工作要做在病虫害发生危害之前,抓住防治窗口期、关键期,严格准确贯彻农药安全间隔期,进一步提高农户精量用药和安全用药理念,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六)以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和生物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突出一个“安”字。要因地制宜地示范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品种,确保农药使用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一是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安全产品。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和病虫害防控需求,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免疫诱抗产品,以及活性高、用药量少、环境友好的新型高效绿色防控安全产品,替代传统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促进全市用药安全。二是深入探索化学农药零使用安全防控模式。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产条件,深入探索“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等替代化学农药的防控产品及技术模式,集成可复制、可推广、有效果的全周期化学农药零使用安全生产模式,促进病虫防控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三是严禁使用不安全农药品种。在豇豆、韭菜、芹菜种植区,加速推广理化诱控、物理阻隔、生物防控等安全有效防控技术措施;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严禁使用毒死蜱、克百威等68种禁限用农药品种,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次数等技术要求科学用药,大幅减少灭蝇胺、吡唑醚菌酯、甲维盐等药剂使用量,有效解决常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问题。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局已成立市级农药减量增效工作领导组。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压实责任,由主要领导亲自抓,组建专班专人分工明确、压实责任,推进落实。各地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落实,以确保全市农药减量增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强化政策支持。要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加强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投入,多渠道争取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加大政府购买专业化防治服务力度,培育壮大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有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三)强化技术指导。在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的关键时刻,要及时组织力量,深入田间第一线调查病虫害的密度和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开展督查指导,推进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创建、“百县千乡万户”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各项工作及时有序开展,确保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四)强化使用监管。合理布局用药监测站点,进行农药监测指导,加强农药使用情况调查,为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监管,加强农药溯源管理,促进农药使用档案建立,强化农药执法监督,规范农药经营和使用行为,防范农药药害事件和人畜群体中毒事故发生。
(五)强化总结考核。要深入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措施、好典型,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宣传推广,不断强化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要确定专人负责,对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行全程监管、指导和总结,及时整理和收集文字、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做好工作总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生态保护考核工作。10月中旬前,要将年度工作总结和印证材料上报市农业农村局。
联 系 人:李书琴
联系电话:03503032357
邮 箱:xzszbz@126.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