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瑾:强化有力有效的养老服务要素保障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要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完善财政支持相关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意见》围绕土地、资金、劳动力、科技、数据等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足、操作性强的改革创新举措,将有力有效引导和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在土地保障方面,要按照扩大增量、优化存量和提升质量的思路,围绕老年人需求科学规划和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意见》提出,要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的布局已成为确保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不仅涉及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更关系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老年人需求的精准对接以及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均衡发展。《意见》从扩大增量、优化存量和提升质量的角度,提出改革思路。一是扩大增量,逐步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比例,落实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要求;二是优化存量,推进县级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拓展为老服务功能,支持闲置公共服务资源改建养老服务设施;三是提升质量,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安排,提升依法依规解决规划调整、土地房产使用性质变更、消防改造和消防审验手续办理等问题的效率。
在资金保障方面,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见》从财政支持和养老金融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政策,目标是推动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完善财政支持相关政策。近年来,政府主要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来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未来应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和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财政都要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难题,做好长期护理保险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政策的衔接,解决财政支持资金碎片化的问题,形成资金合力。鼓励对养老服务机构减免场地租金,落实税费优惠、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政策,支持和引导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基本实现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养老金融体系,但仍存在资本市场不完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既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合理融资需求。还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信贷融资需求。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对养老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拓展养老服务信托业务。在劳动力保障方面,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还存在总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意见》着力破解这一难题,明确要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并从研究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转换通道,加大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行动指南。首先,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扩大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着力破解人才供给侧堵点,侧重失能失智照护等急需紧缺领域,有效探索和衔接相关专业的公费培养和市场化就业机制。其次,要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岗位场域是人才发展的主阵地,职业培训是技能提升的重要方式,要坚持以用为本、以岗砺才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探索在职培训体系,切实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在“干中学、学中干”体系中提升职业发展能力。第三,要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空间。这关系到人才发展的持续动力,必须下大力气推进。要持续畅通和拓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强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评价管理。
在科技和数据保障方面,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让养老服务更安全、更舒适、更丰富。为推动养老服务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意见》以推动科技、信息化与养老深度融合为主线,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一方面,强调科技与养老深度融合。以强化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为主攻方向,以研究设立养老服务相关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加快新兴技术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为路径,促进养老科技产品开发和迭代升级。研发一批创新产品,如具有体温、血氧、心电等实时感知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变焦眼镜、骨传导助听器、智能循迹轮椅等助视助听助行产品,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健康促进设备,以及安全监护类、照护服务类和情感慰藉类产品,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深化场景挖掘和示范应用,优化创新和产业生态,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强调信息化与养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促进健康养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化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探索开展居家养老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服务。完善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对接。统筹开展全国人口普查、抽样调查等工作,形成统一的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数据库,加强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等的衔接。围绕“医、康、养、护”全场景需求,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支撑,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相协同的专业化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