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词:
- 索引号:000014347/2024-02651
- 主题分类:科技综合管理
- 发文机关:忻州市科技局
- 成文日期:2024年01月18日
- 标题:忻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忻州市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8日
忻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忻州市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忻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忻州市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科技局、科技服务中心,河曲县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忻州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建立健全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地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组织工作,防止事态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结合我市科技工作实际实际,制定了《忻州市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忻州市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忻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1月18日
忻州市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
忻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二四年二月
目 录
1.1.使用前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17
2.1.如阀门装在喷枪处,则由负责操作喷枪者打开阀门。 18
4.1.止血 1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建立健全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地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组织工作,防止事态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职责,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本预案适用于忻州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应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科技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对象(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突发安全生产事件风险防控、应急响应、应急保障以及后期处置等工作。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1)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在事故未发生时做好事故隐患排查预防工作;当事故发生后,立即响应,组织人员撤离、疏散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人员安全,迅速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
(2)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科技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对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忻州市科技局、县(市、区)科技部门、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
(3)部门联动,快速反应。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科技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对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涉及事发地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在各自职责内做好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做到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平时要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熟悉应急救援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技能,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应急响应整体救援能力。
为了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分为重大突发事件、一般突发事件两个层级。
重大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科技行业领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破坏,需要报市、县(市、区)应急管理指挥部组织相关单位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
一般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影响科技行业领域小范围内的安全,只需要市科技局相关科室和县(市、区)科技部门的力量及事发单位资源能够处置的事件。
忻州市科技行业领域安生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在忻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负责全市科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协调。
组 长(指挥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副指挥长):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分管副局长
成 员:各科室、局属单位、县(市、区)科技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办公室,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工作。
2.1.1领导小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山西省、忻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挥部的有关决策和部署;研究部署科技行业领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演练,统一领导、组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研究解决突发事件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制定处置方案和措施;组织开展应急工作的信息报送工作;组织开展善后工作以及事故的调查。
2.1.2组长主要职责:领导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审定并签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下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指令和终止指令;主持应急处置会议;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和事故报告;负责安排部署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2.1.3副组长主要职责:协助组长负责应对突发事件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当组长不在现场时,副组长行使组长职责;布置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指导善后处理工作,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承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负责拟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方面的指示精神,提出相应的工作措施意见;督促、指导有关科室、县(市、区)科技部门落实山西省、忻州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2.3.1市科技局:传达市应急指挥部命令并督促落实;具体策划和实施局机关及局属单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指导县(市、区)科技部门做好科技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安全管理;协助科技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对象突发事件处置;将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纳入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支持实施安全生产领域科技研发;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水平。
为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科室职责分工如下:
(1)办公室(党组办公室、机关党委):负责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报告与舆论引导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车辆、物资等保障工作;根据需要协调人员开展专项救援工作;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报告、总结及上传下达工作;加强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
(2)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科:负责组织全市科技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负责督导县(市、区)科技部门组织开展辖区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自救和互救应急演练,提高机构从业人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突发事件发生时,负责协同当地科技部门协助事发机构组织从业人员(师生)紧急疏散;指导事发机构迅速采取措施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危害发生,督促事发机构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危害。
(3)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科:负责指导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纠,督促建设单位做好应急预案制定、演练、修订。突发事件发生时,协助事发单位所在地科技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危险源的控制,迅速采取措施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4)高新技术与交流合作科、农村与社会发展科:加强安全生产重大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加大安全生产重大科研项目的投入。支持安全生产技术攻关,在年度市级项目申报指南将“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抗震减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列入科技计划重点支持范围,支持实施安全生产领域科技研发。
2.3.2县(市、区)科技部门:加强对辖区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安全生产监管;指导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演练;组织辖区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准确地收集、汇总、报告事件情况,组织人员疏散,协调本级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指导辖区企业、事业单位围绕安全生产技术需求谋划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2.3.3科技类培训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依托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制定、演练、实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出“第一反应”,果断、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有效处置,全力控制事态发展,紧急疏散人员、切断事故灾害链;重大问题及时向当地科技部门报告,同时报告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自查自纠,消除风险隐患;通过常态化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实现本质安全。
3 预防管理机制
3.1规章制度建立。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法定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制度管理安全。
3.2安全生产培训。开展对科技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对象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教育,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应对能力。
3.3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对科技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安全管理检查排查,建立台账清单,明确检查标准,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压实主体责任,坚持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坚决防止、消除安全隐患。
3.4应急预案演练。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单位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结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5日常监测预警。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加强日常安全监测监控,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设备,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重点、明确监测项目,提高安全监测预警管理水平。
4.1突发事件响应分为Ⅰ级、Ⅱ级响应,分别对应重大突发事件和一般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科技厅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置进展。
4.2.1预案启动。迅速启动突发事件Ⅰ级响应,各有关成员科室、事发地科技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准确掌握突发事件损害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并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指导事发单位(机构)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2.2先期处置。指导、协助事发单位(机构)落实应急措施,引导事发单位(机构)迅速开展自救互救、疏散撤离等;通知当地应急救援队开展救援;督促事发单位(机构)加强重点部位的防护工作,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
4.2.3响应扩大。对于造成严重伤害的突发事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救助伤员,抢救人员生命,疏导、安抚受伤人员心理,稳定情绪。
4.2.4舆论引导。配合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事发单位(机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工作。
4.3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突发事件Ⅱ级响应,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案,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组,指导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现场指挥组由领导小组副组长任指挥长,负责指导事发地科技部门、事发单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主要任务视情况参照I级响应执行。
领导小组负责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同时报送市应急管理局。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领导小组要立即如实报告,信息初报不得超过30分钟。
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类别、影响范围、基本过程、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事件发展趋势、对事件的初判级别、已采取的措施、有无次生或衍生危害、现场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等。
快速:最先发现发生突发事件的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不得拖延。
准确:信息内容应准确、真实、详尽,不得主观臆断,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续报:要根据事态的发展状况,始终做到信息的及时续报,直至事件的妥善解决。
5 后期处置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善后工作需要,结合突发事件处置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善后人员安抚、抚恤补偿等工作。
配合相关专业机构或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准确及时报送突发事件危害损失情况。
根据突发事件危害损失实际情况,事发单位(机构)通过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报请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尽快修复被损坏的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培训机构教学设施器材等。
事发单位(机构)根据需要尽快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并积极开展重建工作,需要当地党委、政府或上级部门支持的,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提出申请。
6 应急保障
各县(市、区)科技部门、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与本地专业应急救援队联系,掌握当地应急救援队情况,培养构建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力量,必要时支援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逃生避险和应急反应能力。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应急处置及救援保障制度,储备必需的应急救援物资、逃生器材,以及保障应对突发事件的生活用品。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应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经费列入预算计划,保障日常宣传、培训、演练和应急处置能够顺利开展。
科技部门指导各科技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开展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培训,重点宣传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处置、避险知识技能,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7 附则
7.1本预案由忻州市科学技术局负责解释。
7.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8.1应急通讯录
8.2应急措施
附件1
应急通讯录
名 称 |
姓 名 |
联系电话 |
|
党组书记/局长 |
王殿君 |
3399656 |
13903406516 |
党组成员/副局长 |
顾瑞峰 |
3399655 |
13303509969 |
四级调研员 |
李宇星 |
3399668 |
18035028791 |
办公室 |
谢海鹏 |
3399660 |
18634606600 |
成果转化科 |
李振庭 |
3399646 |
18035013358 |
高新技术科 |
卢建华 |
3399650 |
13835067605 |
农村与社会发展科 |
高利军 |
3399648 |
13803502858 |
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科 |
郭建琴 |
3399649 |
13099035575 |
科技情报战略研究中心 |
高文君 |
|
13935075598 |
附件2
灭火方法及急救措施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是用二氧化碳气体做动力喷射干粉的灭火器材。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有1KG、2KG、3KG、4KG、5KG、8KG,手提的只能喷10-20秒左右,所以只能灭小火,也就是火灾初发期,一般商店,还有公共场所都是强制要求配备的,还有就是车上等场所。
使用方法:
1.手提灭火器把,在距离起火点3M—5M左右处,将灭火器放下,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
3.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使其对准火焰根部,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4.左右喷射,不能上下喷射,灭火过程中应保持灭火器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2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推车贮压式ABC干粉灭火器内部装有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和氮气,移动方便,操作简单,适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与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有35KG和50KG的,推车式灭火器主要用在加油站、仓库、厂房、船舶、配电房等易燃易爆的场所,重点防火的地方,不过有推车的地方也要结合手提的一起使用。
使用方法:(宜两人配合)
1.先将灭火器迅速推拉到火场,在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处停下;
2.由一人施放喷射软管后,双手紧握喷枪并对准燃烧处;
3.另一个则先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轮,将螺杆升到最高位置,使瓶盖开足,然后将筒体向后倾倒,使拉杆触地,并将阀门手柄旋转90度,即可喷射泡沫进行灭火;
4.如阀门装在喷枪处,则由负责操作喷枪者打开阀门。
3现场人工呼吸救治方案
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如果停止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能获得成功。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吸气。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次~l2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4现场创伤、包扎救治方案
4.1止血
止血方法很多,常用暂时性的止血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指压止血法,即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处),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此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措施。所以,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寻找材料,准备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这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操作方法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盖住伤口,再用布带(或绷带、三角巾)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布带缠好。
4.2创伤包扎
(1)在作业过程中,皮肤受机械器具的砸、碰、擦、刮、挤、压等都会造成撕裂破损,出现创伤。创伤的症状表现为破损、裂口、出血。包扎是一般皮肤创伤所需的现场救护方法,它具有固定敷料、夹板位置、止血和托扶受伤肢体的作用,当皮肤、肌肉出现擦、裂伤时,应立即避免伤口继续污染,予以包扎;
(2)创伤包扎的材料有:清洁的厚棉垫和布带、胶布、绷带、三角巾、四头带等。现场没有上述材料时,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等代替;
①绷带包扎法:1)环形绷扎法。将绷带做环形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处。2)螺旋包扎法。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绷带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l/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缠2圈后予以固定,该法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等部位的包扎。3)螺旋反折包扎法。开始先做螺旋形包扎,待到渐粗的地方,以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手将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并遮盖前圈的一半或1/3。各圈反折须排列整齐,反折头不宜在伤1:3和滑头突出部分。该法多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包扎。4)“8”字包扎法。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两圈,然后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两圈在关节屈侧交叉,并压住前圈的1/2。该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
②三角巾包扎法:将1m长的正方形布对角剪开,在顶角各装一条长50cm的带子,即成为2条三角巾。三角巾用途多样,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
③毛巾包扎法:当现场有大批伤员,来不及准备三角巾时,可用毛巾斜折成三角巾代替使用,它与三角巾一样用途很广,适用于人身各个部位;
④包扎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创面、减少污染、止血、固定肢体、减少疼痛、防止继发损伤,因此在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捷,不可触碰伤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2)不能用井下的污水冲洗伤口。伤口表面的异物(如煤块、矸石等)应去除,但深部异物需运至医院取出,防止重复感染。(3)包扎动作要轻柔、松紧度要适宜,不可过松或过紧,结头不要打在伤口上,应使伤员体位舒适,绷扎部位应维持在功能位置。4)脱出的内脏不可纳回伤口,以免造成体腔内感染。5)经井下初步包扎后的伤口,到地面急救站或医院后,要重新进行冲洗、消毒、清创、缝合和重新包扎。6)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cm~10cm。
5心肺复苏的急救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首先应确认患者有无意识,并检查心跳及呼吸是否存在,确定呼吸、心跳停止后呼喊周围人拨打急救电话,并摆正患者体位,使患者平躺,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依次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操作:
5.1急救步骤
(1)胸外按压:将患者胸部完全暴露,确定按压部位,即两乳头连线中点,一手掌根部置于推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重叠于前者之上,两臂伸直,利用上肢力量垂直下压,按压深度为5-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2)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一手大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抬起患者下颏,并快速清除口鼻内异物(包括假牙),使患者呼吸道通畅;
(3)人工呼吸: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准患者口内用力吹气,每次吹完后将手指与口移开,每次吹气时间应>1s。每30次胸外按压之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30:2的频率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或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
5.2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呼吸、心跳恢复情况,恢复后可以停止操作;
(2)以上步骤应持续5-6次,尽量维持至患者呼吸、心跳恢复或专业医疗人员到来;
(3)严格按照以上步骤进行规范操作,避免操作有误导致急救失败;
(4)胸外按压过程中可能出现肋骨骨折的情况,由于断骨刺穿心肺的概率较小,多数骨折为接近胸肋关节处的肋软骨,此时多需继续按压。
6办公楼内火灾逃生自救常识
6.1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心理稳定是逃生的重要前提,若能临危不乱,先观察火势,再决定逃生方式,运用学到的避难常识,把灾难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6.2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
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进入人员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惶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分流疏散,避免争先恐后,朝一个出口拥挤,堵塞出口。盲目逃生,往往欲速则不达。
6.3自制器材逃生
办公楼发生火灾时,要学会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逃生,要学会随机应变,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如将毛巾、口罩用水浇湿当成防烟工具捂住口、鼻;把窗帘用水浇湿后,堵住门口阻止火势葛延;利用绳索或将布匹、地毯、窗帘结绳自救,如楼的窗外有雨水管、流水管,可以利用这些攀缘而下;也可用结实的绳索一头拴在窗框或办公桌上,然后缓缓而下。若距地面太高,可下到无危险楼层内,再从该处下楼逃生。
6.4寻找避难所逃生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等物品的声响、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险境。
6.5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
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小烟气的伤害。匍匐爬行是避免毒气伤害的最科学的逃生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